2019年3月15日下午四點半到六點
廣州中醫(yī)藥大學針推太極隊
在針灸樓大練功房進行了流派展示
旨在展示陳楊吳武孫五大流派的風采
為18級的隊員們選擇流派提供方向以及建議
(師兄師姐の內心OS:
不用選了,來學我這個流派就對了)
在常規(guī)的準備運動以及拳架的復習后
18級隊員整齊坐好,觀看各流派的輪番展示
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
楊氏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,是新中國成立后推行的簡易太極拳套路。在傳統(tǒng)楊式太極拳的基礎上,按由簡入繁、循序漸進、易學易記的原則,去其繁難和重復動作,選取了二十四式編組而成。其內容更顯精練,動作更顯規(guī)范,并且也能充分體現(xiàn)太極拳的運動特點。
韌帶指數:★★★★☆
體力指數:★★☆☆☆
觀賞指數:★★★★★
楊氏太極拳
楊氏太極拳風格圓活連貫,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大方。拳架舒展簡潔;動作均緩柔和,輕靈沉穩(wěn);結構嚴謹剛柔,渾厚莊重,圓活伸展,中正安舒,輕靈沉著兼而有之;練法上由松入柔,剛柔相濟,一氣呵成,猶如湖中泛舟輕靈沉著兼而有之,形成獨特的風格。
韌帶指數:★★★★☆
體力指數:★★☆☆☆
觀賞指數:★★★★★
武氏太極拳
武氏太極拳,拳式小巧緊湊,集強身、防身、修身為一體,“以求太極(內形)為主,走內勁,以意行氣,練精、氣、神三者合一”。其特點是“因敵變化、借力打人”,用意氣的變換來支配外形的運動,強調走內勁而不露外形,達到人為我制,而我不為人制的神奇境界。
韌帶系數:★★★☆☆
體力要求:★★★☆☆
觀賞系數:★★★★★
吳氏太極拳
吳氏太極拳,功架緊湊、安靜自然、招勢嚴密、細膩綿柔,符合太極陰陽理論。以柔化著稱,架子斜中寓正、松靜自然,大小適中。步伐平行軌道步,推手時,守靜而不妄動,以善化見長。
韌帶系數:★★☆☆☆
體力要求:★★★☆☆
觀賞系數:★★★★★
孫氏太極拳
孫氏太極拳,吸收了形意拳之內外合一和八卦拳之動靜合一,風格獨特,左右轉身都以開合相接。從起式到收式,各種動作要求中正平穩(wěn)、舒展圓活、緊湊連貫、一氣呵成。使全身內外平均發(fā)展,一動無不動,一靜無不靜。正因為中正即不前俯后仰,又不左偏右倚,使得軀體手足上下呼應,內外一體。

韌帶系數:★★☆☆☆
體力要求:★★★☆☆
觀賞系數:★★★★★
陳氏五十六式太極拳
陳氏五十六式太極拳,運用“棚、捋、擠、按”等法則,動作走螺旋,纏繞折疊,剛柔相濟,快慢相間,松活彈斗,震腳跳躍,十分霸氣。架勢舒展大方,步法輕靈穩(wěn)健,身法中正自然,內勁統(tǒng)領全身,以纏絲勁為核心,動作以腰為軸,節(jié)節(jié)貫串。一動則周身無有不動,一靜百骸皆靜,運動如行云流水,連綿不斷,發(fā)勁時松活彈抖,完整一氣。
韌帶系數:★★☆☆☆
體力要求:★★★★☆
觀賞系數:★★★★★
陳氏四十九式太極劍
陳氏四十九式太極劍,以劈、刺、撩、掛、點、抹、托、架、掃、截、推、化等劍法,結合太極拳舒展大方的身法和靈活穩(wěn)健的步法,忽剛忽柔,忽隱忽現(xiàn),連綿不斷,快慢相間,體現(xiàn)了以身運劍、身劍合一、纏繞回旋、剛柔相濟的特點和蓄發(fā)互變、風勁有力的技擊技法。

韌帶系數:★☆☆☆☆
體力系數:★★★★★
觀賞系數:★★★★★
每一個流派的展示
都吸引著在場所有人的眼球,
感嘆與期待的情緒孕育著練拳的種子,
而不論選擇學習哪一個流派,
只要是適合自己的,
努力著,堅持著,
那深埋于心中的小小種子,
定會扎深根,長綠芽,成巨樹。
喜歡的話,就找考勤的師兄師姐報名吧
報名時間為
周三(3月20號)晚9點前
流派名單
陳氏56式:莫靜彤 莊旭銳 黃梓鈿 李炎燁 李煜楠 楊潔文 高金鵬 陳建基 黃廣燊 莫堅堅 石興
簡化24式:林純琪 楊千慧
楊氏:王進靜 侯靖萱 陳倩 劉嘉欣 吳麗媛
武氏:何裕嫻 詹群璋
吳氏:何小海 陳燦燦
孫氏:利榕 廖文清
陳氏49劍: 韓紀元 王俊麗 袁斯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