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 建功玉帶山 英雄小聚義
陳王廷終于來到中岳嵩山。
前面說過的,嵩山乃五岳名山,地處九州之中,上有祭天之壇,漢封之柏,更有禪宗祖庭,少林名寺。山高而險,林密而茂,野芳發(fā)而幽香,禽鳥鳴而和暢。唉,山林不問世間事,依舊風光向自然。
王廷順著曲曲彎彎的羊腸道,一步步挨上山來。山大人稀,行了半日,闃無人影。李際遇的山寨在哪兒?連個問路的人都沒有?!霸粕畈恢?,只在此山中。”王廷這樣想著,只管信馬由韁走來。
正行間,忽聽伐木丁丁,林中有人作歌道:
“老子居住在深山,不怕皇帝不怕官。
崇禎老兒從此過,也得留下買路錢!”
王廷心頭一震,忖道:“果然到了義軍的地盤,這樵夫的歌兒,分明也是造反的口氣!”遂停下腳,留神察看。片刻間,只見一個樵夫,擔著兩大捆山柴從密林中轉了出來。此人身體魁梧,臉似炭黑,虬須戟張,腰插一柄鋼斧,一副惡相。那兩捆山柴,少說也有三百斤,沉甸甸的壓在肩頭,擔子已成彎弓,但他挑來卻似無物,行走如飛。王廷暗贊:“真真好力氣?!鄙锨皢柭罚侨怂茮]聽見,只斜他一眼,擦身而過。王廷想:“莫非是個聾子?”再看時,那人已去了一箭之地。不問他卻問誰去?忙放馬便趕,哪知山路崎嶇,追了半天,距離不但沒有縮短,反而越拉越遠。只得在馬上高喊:“前面那位仁兄,請留貴步,小弟有事請教!”
那人聽王廷呼喚,停下腳步,當路放下柴擔,握住硬木扁擔,像一座鐵塔似的,立在山道上。面前兩捆山柴,枝枝椏椏,將羊場小道堵個嚴實。等王廷走近,冷冷問道:“喚俺一個窮砍柴的,有何吩咐?”
王廷見這樵夫擔著兩大捆山柴,走了這么長時間,面不改色,氣不發(fā)喘,知他定是大有來歷人物。忙下馬施禮:“請問仁兄,此山可是玉帶山?”“是又怎么樣,不是又怎么樣?”那人一副油鹽不入的架式。王廷笑道:“小弟有位朋友在這山上,不知是否走這條路?”那人且不答話,把王廷上上下下打量一番,方道:“你那朋友姓啥叫啥,干什么的?”“這......”王廷雖然料想此人與義軍有關,但不想將投奔李際遇的事告訴一個陌生人,只得含糊其詞,“恕小弟無禮,俺的這個朋友,雖說有些聲名,但偌大一個玉帶山,說來仁兄也未必知道?!?br />
那樵夫見他言語支吾,冷笑道:“你向俺打聽朋友,卻又不說名姓,拿俺消遣不是?俺山里人粗魯,眼里可不揉沙,若操拐彎心腸,別怪俺翻臉不認人!”說罷,又是一陣冷笑,挑起柴擔,大步而去。王廷連叫幾聲,他頭也不回,轉眼間,便轉過了前邊山腳。
王廷被那樵夫奚落一頓,知他對自己生了疑心。暗道:“此人貌惡,卻倒直率?!北沩樦侨巳ヂ?,策馬向前。
剛拐過那個山腳,猛聽得路邊樹林中一聲呼嘯,隨即閃出一彪人馬,為首之人,正是剛才那個樵夫。只見他手持單刀,一臉敵意,攔住王廷去路,聲如響雷:“大膽賊人!單人獨騎,竟敢來探俺玉帶山虛實,卻不是找死來了!”王廷忙道:“這位仁兄,你聽我說——”“死到臨頭了才說,晚了!弟兄們,還不動手!”一個羅圈陣,早將王廷圍在中間。
王廷并不慌張,從容問道:“這位仁兄高姓大名?”那人道:“俺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,姓蔣名發(fā),人稱賽戴宗的便是?!蓖跬⒌溃骸笆Y兄,俺來玉帶山,正是來找寨主李際遇的?!薄爸馈D氵€想要他的人頭哩!”蔣發(fā)話到人到,一口刀直朝王廷砍來。
這蔣發(fā)是李際遇的巡山大將。人直率,性剛烈,腳力極健,快可追狼,綽號賽戴宗。
王廷尋思:“面前這些人馬,必是李際遇的義軍,傷他一兵一卒,上山卻是不好相見,這蔣發(fā)倒是憨厚可愛,不知武藝如何?不妨試他一試?”于是,揮動大刀相迎。眾人見蔣發(fā)動手,便都舞刀弄槍圍攻過來。王廷前遮后攔,虛應故事,并不還手。蔣發(fā)以為王廷心虛力弱,更長了三分精神,仗著身體靈便,一口刀使得呼呼生風,招招只在王廷馬前馬后。王廷見了,暗暗贊道:“好身手,只是性子莽撞些?!彼录m纏時間長了,刀槍無眼;心中又急著上山。抖然發(fā)起神威,在招架中,加了幾分力量。只聽叮叮鐺鐺一陣響,早將幾個兵卒的兵刃磕飛,青龍偃月刀便向蔣發(fā)砍來。蔣發(fā)滿懷輕敵之意,單刀一擋,直震得手臂酸麻,虎口發(fā)疼,幾乎撒手丟刀,方知對手武功高強,暗叫一聲“不好!”隨即下令:“弟兄們,撤!”兵卒們四散跑上山去,瞬間不見了蹤影。
既然遇見了兵卒,說明大寨不遠。王廷信馬由韁,循著山路直向前行,約摸半個時辰,來到一處地方,但見兩邊懸崖峭壁,中間一條羊腸小道,只容得一人一騎通過。放眼望去:二里以外,有一座山寨,三面環(huán)山,居高臨下,只眼前這條小道可達,真有“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”之勢。不由想到:如果有一支人馬,把住這條山口,何懼官兵前來圍剿?想李際遇不會不在此埋伏人馬??伤闹莒o悄悄的,只有林中風聲和鳥聲,不見一絲人影。王廷藝高人膽大,催馬便上了羊腸小道。不料才走出十數(shù)丈地,猛聽得懸崖上有人高喊:“放箭!”兩邊峭壁上、樹林間弓弦響處,箭如飛蝗般射將下來。王廷忙舞動大刀,立時一片白光,上護人,下護馬,只聽得噼里啪啦,亂箭紛紛落地。
說話間,王廷馬馳如風,已沖過懸崖,來到山寨之前。此處四周開闊,一片平地,少說也有幾百畝方圓。寨上旌旗招展,刀槍林立,甚是威風。王廷勒馬高叫:“寨上好漢聽真,俺乃懷慶府溫縣人士,姓陳名王廷,前來拜見李寨主?!?br />
片刻,忽聽寨內三聲炮響,隨即寨門大開,一隊一隊,擁出五路人馬,各按方位站定。王廷見陣容整齊,兵卒精神,暗暗贊道:“李際遇果然腹有韜略。”話未猶了,又聽得三聲炮響,旗門開處,一桿大旗迎風飄揚,上面繡斗大一個“李”字,旗下一匹銀白色戰(zhàn)馬上,端坐一位英雄,正是寨主李際遇。際遇抱拳,高聲道:“來者果是陳兄陳王廷嗎?”
王廷還禮:“正是小弟?!?br />
二人各各滾鞍下馬,跑至一處,攜手相問:“多年不見,別來可好?”
王廷道:“小弟鬧了校場,有家難歸,特來山寨避難,還望我兄開恩收留。”
李際遇哈哈大笑:“我請還請不來呢!王廷兄,你這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——逼上梁山啊!走,請到山寨敘話。”
李際遇引王廷到聚義大廳,吩咐擺宴為王廷洗塵接風,又請眾頭領與王廷相見。席間,蔣發(fā)一再賠禮道歉,說俺是個粗人,有眼不識泰山。王廷笑道:“這才叫不打不相識呢。不然,何以見識賽戴宗的好腳力,好武功?!笔Y發(fā)道:“上個月,有一隊官兵中了俺的圈套,一陣亂箭,沒留下一個活的,適才在‘一線天’,不是陳兄武功高強,哈哈哈,只怕早成了屈死鬼了?!崩铍H遇筷子指點蔣發(fā):“你呀,就是一個魯莽,但凡行事,也須多長一個心眼?!笔Y發(fā)吐吐舌頭,忙給王廷敬酒。大家推樽換盞,開懷暢飲,不亦快哉!
山寨將士見王廷一身本領,且為人豁達,都十分敬佩。李際遇、蔣發(fā)等待若上賓。王廷在山寨倒也快活。只一件不樂:他憂念家中老小。不意李際遇聽說,反而哈哈大笑:“王廷兄不必多慮,小弟早有計較?!痹瓉?,李際遇探得王廷劈鼓吏,鬧教場,殺五虎,不知去向,怕官府難為王廷家小,便派人潛入溫縣打探,發(fā)現(xiàn)官府并沒通緝,王廷一家安然無恙。李際遇道:“烽火四起,饑民遍地,各級官府自顧不暇,哪個有心去管此事?我已著人告知寶眷,王廷兄現(xiàn)在山上,大可放心。王廷兄如果有意,盡可將全家接來山寨同住?!?br />
李際遇如此周到,令王廷大為感動,忙向李際遇拱手:“大恩不言謝,王廷必當后報?!币娡跬⑥D憂為喜,李際遇又是哈哈大笑。
不料,王廷聽說家中平安,卻是更要下山。李際遇大惑不解,王廷道:“還是家人說得對:回家種幾畝地,黑睡大明起,百事不憂,倒也快活。”王廷真意:不愿扯旗造反。既然報國無門,有家可回,那就趕緊歸去來!
李際遇乃一代豪杰,聽弦歌而知雅意。略一思忖,說道:“王廷兄,恕際遇直言:你好糊涂?。∧銡⒐睦?、鬧校場,已為官府所不容。再者,你身在玉帶山,縱然歸隱,說不造反,正應了那句老話:‘跳進黃河也洗不清?!边@一層王廷可沒想到,不覺點了點頭。李際遇見他心動,又說出一番話來:“如今明朝氣數(shù)已盡,群雄逐鹿,鹿死誰手,尚未有定數(shù)。天假其時,千載難逢。大丈夫生于天地間,當順時而上,建功立業(yè),豈能空負一身本事,老死林泉,與草木同朽?造反何罪之有!王廷兄敬仰關公,關云長何許人也?一個販夫,起于草莽,終為蜀漢開國功勛,名垂青史。將相寧有種乎!漢高祖原本是個無賴,本朝太祖,出身和尚,義旗一舉,兼有天下。際遇樹旗,并非妄想九五之尊,實欲救黎民于水火,解百姓于倒懸。王廷兄身為百姓,能眼睜睜看著百姓受苦而無動于衷嗎?......”
民間傳說:李際遇夙有帝王思想.他娘生他之時,夜夢蟒蛇入懷。長大之后,他見天下大亂,又想到劉邦等人都是母親妊娠,夢龍入懷,后來起義登基,便欲造反。母親說:“俺夢是蟒,不是龍?!彪H遇道:“蟒大成龍?!彼旖腋投?。目下山寨初創(chuàng),正是用人之時,得著王廷這個文武全才,李際遇豈肯輕易放他下山?
陳王廷何嘗不想建功立業(yè)?又如何不知道明朝大勢已去?只是,他一心還在抗清上。便道:“際遇所言,正是王廷胸襟。際遇若能率領義軍到東北邊關,與清兵廝殺,也是一件名載史冊的功勞哩!”
李際遇道:“王廷兄,你又是一個糊涂。十幾年前,你即有此話,現(xiàn)今際遇仍然認為:區(qū)區(qū)清兵,何足為患?患在內而不在外也。推翻朝廷,建立新朝,善政一施,國富民強,滿人不戰(zhàn)而退矣!”
王廷盡管同意李際遇的說法。但是,扯旗造反終究不是他的心思。暗忖:際遇兄待我不薄,我若硬著要走,有負于他。不如等做出兩件功勞,那時再走不遲。便道:“際遇兄不必多說,王廷留下便是了?!?br />
李際遇大喜。話鋒一轉,道:“以王廷兄法眼,看蔣發(fā)這人如何?”王廷道:“蔣發(fā)忠心耿耿,乃山寨棟梁也?!崩铍H遇道:“我欲效劉關張?zhí)覉@結義之事,我等三人結為金蘭之好,不知王廷兄意下如何?”王廷是喜好朋友之人,豈有不允之理?
李際遇擇日,令山寨張燈結彩,殺豬宰羊,在聚義廳擺設香案,三人各敘年庚,結拜金蘭。李際遇年紀最長,王廷次之,蔣發(fā)最小。自此,三人以哥弟相稱。
一日,李際遇蔣發(fā)邀王廷視察山寨布防。一路看來,各處布置得當,戒備森嚴,猶如鐵桶一般。山寨糧草充足,士卒一萬余眾,紀律嚴明,訓練有素,已然而成氣候。王廷一路點頭不止。
說話間,來到后寨,王廷見對面壁立千仞,刀削斧劈一般,真?zhèn)€是‘飛鳥尚不得過,猿猱愁攀緣’,十分險要。崖下一條溪流,有三米多寬,水激石巖,轟聲盈耳。王廷看了一會兒,忽然皺眉道:“大哥,恕小弟直言,山寨布防上有一個大大的漏洞,如不著速堵住,恐怕山寨千里長堤,一旦潰于蟻穴?!彪H遇大驚,忙問何故。王廷道:“此處如何不安插人馬,把守溪流?”蔣發(fā)道:“對面懸崖峭壁,無路可下,崖下又是溪流,官軍如何過得來?我巡山從來不巡此處?!蓖跬⒌溃骸按蟾缡熳x兵書,獨忘記鄧艾偷渡陰平之事乎?”際遇一聽,猛然醒悟。蔣發(fā)要問是何典故,際遇道:“快去,點五十個弟兄來,駐扎此處?!?br />
幸虧王廷及時點撥。否則,義軍非吃大虧不可。那是秋冬相交之季,官軍大舉進犯玉帶山,在山前扎下營盤,喊聲震天。李際遇在聚義廳點將迎敵,調遣完畢,便披掛上馬,親自督陣。突然一個士卒慌忙來報:官兵偷襲后寨。王廷道:“大哥只管去前山安排守御,后山交給小弟就是了?!彪H遇道:“如此甚好。不知二弟要多少人馬?!蓖跬⒌溃骸按蟾缰恍钃芪迨畟€箭手即可?!崩铍H遇立即調遣弓箭手,王廷帶著直奔后山而來。
此時后山的形勢萬分危急。官軍在黎明時分開始偷襲,正是采用鄧艾偷渡陰平之法,或于樹上、石上栓繩,縋繩而下;或身裹棉被,從崖壁稍緩處滾下。此時小溪只是一脈細水,寬不過五尺,水落石出,官兵輕易而涉。駐扎義軍看對面懸崖峭壁,人獸罕至,誰會在意?反而認為多此一舉。有錢難買黎明覺,還都在酣甜鄉(xiāng)里做夢呢。——倒是蔣發(fā)聽王廷說后,對后山放心不下,巡視甚勤,正好趕到。官兵已經(jīng)摸到義軍駐扎的山洞前,蔣發(fā)大吼一聲,殺將過去。好在此處地形狹窄,蔣發(fā)率人守住要道,拼死血戰(zhàn),官兵被堵在下面,急切間沖不上來。但是官兵越殺越多,義軍越來越少,看看不支,蔣發(fā)急得大叫:“大哥快來,大哥快來呀!”
危急時刻,王廷帶人趕到,忙選好地形,命弓箭手對準崖下聚集官兵猛射。官兵們以為義軍中計,搖旗吶喊,正自狂張。不防一陣箭雨飛來,嘩喇喇倒下一大片,崖上染血,溪水發(fā)紅,官兵喊爹叫娘,抱頭鼠竄,亂作一團。王廷挽起鐵胎神臂弓,瞄準吊在懸崖半壁上的官兵,箭無虛發(fā),一箭一個,崖上無人再敢下來。義軍見來了援兵,人人奮勇,個個爭先,一股作氣將官兵趕下崖底。蔣發(fā)高興,對著王廷大喊:“二哥,好箭法!”
對面崖上的官兵兀自不退。弓箭手們射了幾次,都因山風太大,距離又遠,箭不及崖頭,便掉落下來。一個軍官見箭射不到,揮舞著腰刀,大喊大叫,驅趕士兵滾崖縋繩。王廷彎弓,一箭射去,不偏不倚,正中那軍官咽喉,登時殞命。王廷箭不停發(fā),“嗖嗖嗖”,接連撂倒幾個,眾官兵倉皇而逃。
王廷與蔣發(fā)合兵一處,圍殲崖底殘余官兵。那些官兵下來上不去,插翅難飛,抵抗者死,投降者活。轉眼功夫,殺聲消退,山林復歸于靜。
王廷囑咐蔣發(fā),帶人好生堅守后山,防備官軍重來。他快速趕來前山。
原以為前山官軍只是虛張聲勢,掩護后山偷襲,其實不然。王廷遠遠便見官軍一員大將,騎烏騅馬,綽渾鐵槍,在陣前來回奔馳,叫罵聲聲。義軍退至半山,守住關卡,只不出戰(zhàn)。李際遇坐在帳中,悶頭喝酒。見王廷來了,忙問后山戰(zhàn)事如何。王廷具實相告,李際遇嘆道:“若非賢弟提醒,幾乎釀成大禍?!闭f到眼前戰(zhàn)況,李際遇愁云不開,道:“陣前這人,是河南府新來的一位副將,姓羅名元龍,人稱‘賽羅成’,十分了得。適才兩個頭領與他交戰(zhàn),一死一傷;愚兄上陣,亦是不敵,幸虧馬快,方撿得一條性命?,F(xiàn)今之法,只有死守,守不住,退至大寨,‘賽羅成’縱然兇悍,量他過不了寨前的一線天?!蓖跬⒁宦牐ⅠR要去領教‘賽羅成’手段。李際遇苦勸不住,便端起一杯酒,道:“為兄敬你一杯,以壯行色?!薄扒衣骋瞾韺W學關云長。”王廷接過酒杯,放置一旁,提刀上馬,直奔羅元龍。
羅元龍見一騎沖來,大叫道:“反賊通名,本將不斬無名之輩。”王廷也不打話,上去就是一刀。兩個戰(zhàn)有十數(shù)個回合,王廷回馬便走,李際遇剛叫一聲“不好”!王廷已將‘賽羅成’攔腰砍于馬下。
王廷并未回陣,縱馬沖入官軍隊中,見人就砍,官軍大亂。李際遇鞭梢一指,義軍嗷嗷叫掩殺過去,官軍潰敗。
李際遇收兵回寨,大擺慶功宴席。眾頭領頻頻給王廷敬酒,都道:“王廷兄為山寨立了大功。”蔣發(fā)更是嚷嚷:“俺二哥外號‘二關公’,我看,關公不如俺二哥!”王廷酒入肚腸,心里發(fā)熱,直言道:“大哥,義軍應以玉帶山為依托,向外擴展,聯(lián)絡其他義軍,策動遍地饑民,壯大勢力,何愁大事不成?如果死守這塊地盤,守來守去,終究一個山大王耳!”李際遇一仰脖兒,干盡一杯酒,大聲道:“英雄所見略同。弟兄們!待有一日咱們打進北京城,我與諸位茍富貴,不相忘!”
光陰似箭。倏忽又是春暖花開。李際遇正議攻打登封縣城,因李自成南走湖襄,河南巡撫李仙鳳親自帶領人馬,前來圍剿玉帶山。兩軍對圓,王廷不由暗叫一聲“苦也”。
對面陣中閃出一個老者,口口聲聲單挑陳王廷較量,說要了結一樁閻王債。這老者不知名姓,武林中人叫他“鐵翅膀”,意在譏他甘為朝廷的鷹犬,卻是石家五虎的師父,李仙鳳的座上賓。聽說五虎在一夜之間,叫陳王廷全給殺了,老家伙氣得兩眼噴火,到處尋找陳王廷。王廷力斬“賽羅成”,官府震動,“鐵翅膀”得知王廷下落,便隨官兵一道,到玉帶山尋仇來了。
王廷本擬這一仗過后,便回歸故里,本份種田,不想自己聚義的聲名,已然在外,若再退步抽身,難免為世人哂笑,因此叫苦。
“反賊陳王廷!”“鐵翅膀”提著方天畫戟,在陣前叫罵,“老夫與你不共戴天,不取你人頭,誓不為人!”
王廷大怒,青龍偃月刀一指:“老匹夫,休要狂妄,俺來也?!?br />
立時,鼓聲震天,喊聲震耳,兩軍陣前,四條臂膀縱橫,八只馬蹄撩亂,一柄刀,一桿戟,一上一下,一來一回,兩人各賭平生本事,必欲置對方于死地。雙方士卒看得呆了,鼓不擂了,嗓不喊了,一時戰(zhàn)場寂靜無聲,但聽刀戟迸響,馬啼聲碎。大戰(zhàn)三百余合,不分勝負。官軍怕“鐵翅膀”年老有失,忙鳴金收兵。
那“鐵翅膀”卻不領情,氣呼呼質問李仙鳳:“老朽正要拿他,何故鳴金?下一陣,定將陳王廷這廝腦殼砍來!”
王廷回陣,對李際遇道:“這‘鐵翅膀’十分了得,勝之不易。今官軍勢大,只須——”他附耳如此這般一番,李際遇稱善。
第二天,“鐵翅膀”抖擻精神,來戰(zhàn)王廷。兩個戟來刀迎,又斗了二百多個回合。王廷看看不支,回馬便走,“鐵翅膀”緊追不舍,沖動義軍陣腳,士卒后退,李際遇喝止不住。官軍鼙鼓宣天,吶喊殺來。義軍兵敗如山倒,丟杖棄械,向一條山谷落荒而逃。等李仙鳳發(fā)現(xiàn)有詐,已是晚了,大部人馬早追進谷中,山上橫木巨石滾滾而下,霎時將谷口堵了個嚴實。漫山遍野亂箭齊發(fā),射得官軍人仰馬翻。李際遇、陳王廷等又回過頭來,截住廝殺,山上義軍沖殺下來,大隊官兵轉瞬間都成了刀下之鬼,被擒之俘?!拌F翅膀”兩眼血紅,一桿方天畫戟只認陳王廷。王廷更不示弱,一柄青龍偃月刀使得神出鬼沒,殺得“鐵翅膀”連連怪嚎。蔣發(fā)于亂軍中搶過來,一刀砍傷“鐵翅鷹”坐椅,那馬負疼,一趵后蹄,將“鐵翅鷹”掀下馬來。老匹夫自知不免,自斷經(jīng)脈而亡。
這一仗,共殺傷俘獲官軍近萬人。李際遇義軍聲威大震。
自此,陳王廷沒了歸隱之想,一心一意幫助李際遇謀劃發(fā)展大計。
不久,李自成破襄陽、克南陽、決黃河水漫灌開封城,河南州縣,至此盡行殘破,朝廷不復設官。李際遇趁機發(fā)展,很快擁兵五萬余眾,勢力所及,方圓達數(shù)百里。
待李自成在襄陽稱王,李際遇亦躊躇滿志。當時,懷慶府濟源、沁陽、修武山中,還有幾股義軍,李際遇與王廷商議,欲派人前去聯(lián)絡這些義軍,同時策動懷慶府一帶農民起義,以期南北呼應,造成犄角之勢,待闖王兵到,隨之北上,共同推翻明王朝。王廷自告奮勇?lián)敶巳?。李際遇大為欣慰,道:“賢弟出馬,馬到成功。只是有勞賢弟了?!?br />
于是,王廷受命下山。